Leader xxxxxxxxxx
001 __ PCLIS00056024
010 0_ |a978-986-445-441-9|b平裝|dNT$450
100 __ |a20220429d2021 m y0chiy09 e
101 0_ |achi
102 __ |atw
105 __ |aab z 000yy
200 1_ |a造自己的船 環我們的島|f陳明忠著
205 __ |aBOD一版
210 __ |a臺北市|c釀出版|c秀威資訊科技發行|a新北市|c聯合發行總經銷|d2021[民110]
215 0_ |a203面|c部分彩圖, 地圖|d23公分
225 2_ |a釀生活|v30
300 __ |a封面副題名: 1艘自製帆船、2名熱血大叔與他們的26天海上環島故事
327 1_ |a目次: 推薦序 孤舟航出沒有海洋的寶島 / 黃凌霄--推薦序 為船痴狂而甘心為奴 / 蘇達貞--推薦序 三次海上環島遇到的變與不變──創紀錄的同行夥伴 / 張宗輝--自序--序章--1, 從零開始──打造自己的船--2, 揚帆出海──環島臺灣26天--3, 尚欠東風──我們與海洋國家的距離--後記:回首來時路--感謝
330 __ |a「用船環島,最困難的不在海上,而是走出陸地。」看兩名年過耳順卻為船痴狂的大叔,如何克服萬難,書寫21世紀版《裨海紀遊》與《台陽見聞錄》的環島見聞!帆船也能DIY?──只要有心,三夾板就能打造一艘帆船。環島一圈,要取得十五「國」簽證?──海上在走,公文要有,與政府機關的斡旋全紀錄!無汽油、無動力,走船只能看天臉色!──和天象與潮汐鬥智鬥勇的26天!「浪花不斷拋來,在空中綻放於朦朧的雨中,遠遠地見到了竹圍漁港的拱橋──這是環島航行很重要的功課,我們需要熟識且辨識出航線近岸的地形地物,地圖也要記在腦海中:沙灘、岩礁、肉粽角、村落、港口……而且要在一兩公里外海就能看出來。小船不若大船,人在上面可以優雅地翻看海圖。浪起,船身是沒有平靜的一刻,一會兒左傾,人要往右坐,而不小心右傾了,人又要即刻往左移──假如移動位置有誤,你就是翻船的豬隊友。」──節錄自〈第一天看風水出發〉。臺灣環島熱潮風靡多年,無論駕車、鐵道或單車,方式五花八門。本書作者陳明忠與環島夥伴張宗輝兩位皆是資深帆船玩家,除了玩船、也熱衷於造船,在累積多年船帆經驗後,兩人決定嘗試挑戰臺灣首組以「無油電動力四點二米帆船環島一圈」雙人行船的紀錄。歷經三個半月的造船工程、和十五縣市政府周旋申請公文,以及在淡水河十多次的行前練習,2018年6月17日從新北市竹圍漁港出發,沿西部海岸一路南下,在26天後成功環臺一圈並返回原點;當然,整個過程並非「一帆風順」,翻船、停泊漁港失敗、風向與潮汐瞬息萬變、船體零件毀損、乃至面對公家單位的消極應對等種種挫折,從出發的那一刻便如影隨形。幸好,憑藉陳明忠與張宗輝兩人的豐富經驗,還有許多陸上老友和陌生人的協助與鼓勵,才讓整趟旅程平安結束。「凡海舶不畏大洋,而畏近山;不患深水,而患淺水。舟本浮物,有桅御風,有舵辟水。」三百多年前,郁永河以《裨海紀遊》記述漂洋過臺的見聞和感悟;三百多年後的今日,即使時過境遷,海島子民的基因在陳明忠與張宗輝體內仍騷動著,他們期盼這趟古典帆船行旅,能引起更多人關注臺灣的土地,以及更勇於投身自製帆船運動,閃耀海洋國度的風采。
410 _1 |12001 |a釀生活|v30
517 1_ |a造自己的船,環我們的島|zchi
517 1_ |a1艘自製帆船.2名熱血大叔與他們的26天海上環島故事|zchi
606 __ |2cst|a航海
606 __ |2cst|a帆船
606 __ |2cst|a船舶工程
681 __ |a992.75|b8754
681 __ |a557.481|b8754|v2007年版
700 _1 |a陳|b明忠|4著
801 _0 |atw|b內湖高中|c20220429|gCCR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