省道台一線的故事

資料類型: Book 圖書   書目號:33937

Leader xxxxxxxxxx
001 __ PCLIS00033937
005 __ 20220124143414.0
009 __ |a(CIP)91003837
010 0_ |a986-12-0042-8|b平裝|dNT$380
100 __ |a20020612d2002    m  y0chiy09      e
101 0_ |achi
102 __ |atw
105 __ |aak  z   000yy
200 1_ |a省道台一線的故事|dThe first route of Taiwan|zeng|f黃智偉著
205 __ |a初版
210 __ |a臺北市|c貓頭鷹出版|c城邦文化發行|d2002[民91]
215 0_ |a167面|c部分彩圖, 部分彩地圖, 表|d20公分
225 2_ |a發現台灣系列|i圖文卷|v5
300 __ |a封面題名: 台灣 省道台一線的故事
320 __ |a附錄: 縱貫道站名及里程表
327 1_ |a第一章, 臺灣最早的古道-縱貫道--第二章, 雛形創立-十七世紀的縱貫道--第三章, 承先啟後-十八世紀的縱貫道--第四章, 蛻變與重生-十九世紀的縱貫道--第五章, 縱貫道上的先民足跡--附錄
330 __ |a縱貫道,臺灣最早的一條古道,也是最早在地理上把臺灣連成一個整體的道路。打從臺灣納入清朝版圖開始,它就是臺灣獨一無二的南北「官道」,幾乎所有的官府衙門集中在這條道路上,而且島上陸軍至少有八成兵力也分佈在這條道路沿線。縱貫道是三百年來臺灣各種資源流通的大動脈,也是政府統治力量的展現。它就是今天省道「臺一線」的前身。在二十世紀以前,臺灣的交通由水路、旱道交織成。從政治力、軍事力,到商品的交換、資訊的流通,都必須藉由這個運輸網絡,才能暢行無阻。瞭解清代臺灣的交通系統,是另一個認識臺灣的途徑。本書詳述縱貫道形成的歷史,先民篳路藍褸的精神,和二十世紀前幾次重要的縱貫道大旅行,為讀者開啟另一扇發現臺灣的窗。「路是人走出來的」,縱貫道南起枋寮、北抵基隆。這條貫串整個臺灣西部的重要道路,是臺灣先民基於生活的需要,一步步走出來的。這條路在地表上所呈現的樣貌,和一旁的田間小路差別不大,甚至有時還更糟糕。馬匹不能走,車輛不能通,唯一能倚靠的就是行人的雙腳。碰到漲水期,還常要苦等數日等待水位下降,才能安全通過。縱貫道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逐漸一段段成形,而且在每一段道路背後,都隱藏了許多代表臺灣生命力的奮鬥故事,甚至一直沿續到今日。
410 _0 |12001 |a發現台灣系列|i圖文卷|v5
510 1_ |aThe first route of Taiwan|zeng
517 1_ |a省道臺一線的故事|zchi
517 1_ |a台灣省道台一線的故事|zchi
517 1_ |a臺灣省道台一線的故事|zchi
606 __ |2csh|a交通與運輸|y臺灣|x歷史
681 __ |a557.1933|b8367
681 __ |a733.5
681 __ |a673.25|b8367 91
687 __ |a337.17532|b461|dCCH
700 _1 |a|b智偉|4801 _0 |atw|bCCU|c20020612|gCCR
801 _1 |atw|b內湖高中|c20040326|gCCR
801 _2 |atw|b內湖高中|c20220124|gCCR
詳細館藏(共 1 筆)
索 書 號登 錄 號冊次號館別 / 館藏地流通類型狀態加入預約清單電子資源
557.1933 / 8367 1014207  圖書館 / 二樓普通區 可外借30天 在館   

| 條列資料




目錄查詢 分類查詢 個人資料 圖書薦購 新書查詢 閉館日 排行榜 更多電子資源 Hami書城 線上資料庫 登出

From : 216.73.216.2

  本日流通累計至 19:21:52 借閱 : 9 次 續借 : 0 次 歸還 : 12 次 預約 : 0 次 電子資源 : 0 次


內湖高中圖書館  PCLIS 版本  25.5.0.2